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教育部回复」随迁子女享受公平教育!9类非沪籍可以参加上海高考考试

   日期:2025-05-25     来源:www.sdflyz.com    浏览:534    
文章简介:11月2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368号建议的回话》,对“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进行了回话。 回话称: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能需要父母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

11月2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368号建议的回话》,对“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进行了回话。

回话称: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能需要父母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精简非必须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教育部回复」随迁子女享受公平教育!9类非沪籍可以参加上海高考考试

近年来,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手段,努力确保随迁子女享受公平而有水平的教育。

教育部回复:鼓励凭居住证入学

1、健全入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进步的若干建议》。

明确提出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坚持“两为主、两纳入”,打造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同意义务教育。

教育部需要,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能需要父母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精简非必须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2、扩大资源供给,推进就读公办

2021年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进步的建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国家举办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各地要健全政府购买学位管理方法,优先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

印发《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公告》,需要学位资源相对紧张的人口集中流入区域,根据常住人口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大城镇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满足当地户籍适龄儿童和随迁子女入学需要,确保“应入尽入”、就近入学。

同时通报了300个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率较低的县区,需要各地“一县一案”制定工作策略,切实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在近年来随迁子女性数不断增加的状况下,2020年全国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达1429.7万,在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率达85.8%,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比率大体相当。

3、规范民办义务教育进步,强化教育公平

2019年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的建议》,强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越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2020年起,根据“全部、齐步、稳步”需要全方位推进“公民同招”政策平稳有序落地,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与当地户籍都学生都可以报名民办学校,录取机会均等。

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进步的建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国家举办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提升民办义务教育水平,并需要各地健全政府购买学位管理方法,优先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更充分地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4、加大关心关爱,促进健康成长

2020年以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同意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公告》、《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公告》等文件,需要各地各校加大教育关爱和人文关怀,对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学生实行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在教育教学、平时管理和评优评先中同等看待、平等对待,并强调各地各校要加大学籍管理,切实做好随迁子女控辍保学工作,打造完善随迁子女关爱帮扶机制,加大情感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关心帮助,使他们更好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促进全方位健康成长。

下一步,教育部将督促各地继续严格落实好“两为主、两纳入”需要,与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招生入学政策,尤其是在督促指导各地简化入学步骤,杜绝非必须的证明材料方面再加强力度。

督促随迁子女集中流入区域和省份适应将来几年学龄人口增长趋势,积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供足够的学位保障。

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比率较高的区域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结构调整,提升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率。

9类“非沪籍”可参加上海高考考试

9月26日,上海教育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公告》,公告明确9类“非沪籍”可参加上海高考考试:



(1)考生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或爸爸妈妈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居住证》3年,同时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2)考生为《上海国外人才居住证》留学职员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3)考生为持有效《具备本市户籍留学职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享受打折政策证明》的留学职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备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历程的应届毕业生或2021年已列入本市高考考试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4)考生爸爸妈妈双方或一方现属本市常住户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居住证》,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备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历程的应届毕业生或2021年已列入本市高考考试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5)考生爸爸妈妈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员工,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备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历程的应届毕业生或2021年已列入本市高考考试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6)考生为在沪定居并持有《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且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7)考生爸爸妈妈双方或一方是在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职员,且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8)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且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9)考生为梅山、大屯、鲁矿三地上海后方基地单位职工子女,且纳入市教委锁定名单,须参加本市中考且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非沪籍入园

相比孩子上小学、初中,非沪籍孩子入园其实是最难的!
「教育部回复」随迁子女享受公平教育!9类非沪籍可以参加上海高考考试
上海非沪籍随迁子女在上海上婴幼儿园由各区教育部门结合实质,拟定并公布各区入园具体规定。
各区教育部门可依据三个条件:

持《上海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持《上海居住证》且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期限;

持《上海居住证》且办理灵活就业状况等条件。


在妥善安排本市户籍适龄婴幼儿入园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适龄非沪籍子女同意学前教育。每个区的政策大致一样,但又有差别。
第一,想让孩子在上海读婴幼儿园,那样必要条件就是持有《上海居住证》。
第二,拥有报名要求,公办婴幼儿园一般也会优先安排本市户籍,也会有大致的录取顺位:
1、人户一致2、集体户口/人户离别3、非沪籍,持本区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值4、非沪籍,居住证未达到标准分值5、港澳台
民办婴幼儿园自主招生,招生步骤跟公办基本是同步的,但在满足本市户籍后,也是可以逐层招收非沪籍孩子。
所以,想让孩子在沪入园,非常重要的是什么?居住证!

非沪籍幼升小

在幼升小这个阶段,跟入园不太一样,非沪籍分为2类:
1、在上海就读婴幼儿园的非沪籍;2、未在上海就读婴幼儿园的非沪籍;
2022年,非沪籍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同意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爸爸妈妈一方满足下列两种状况:

1、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且从2021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因疫情防控需要允许补缴的除外);


2、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初次登记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沪籍随迁子女所持的《上海居住证》《上海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上的实质居住地址,应与其爸爸妈妈所持房地产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质居住地址一致,且居住地址在本区。
应该注意的几个重点是:

在上海幼升小,爸爸妈妈一方需持有《上海居住证》,婴幼儿需持有《上海居住证》或《居住证凭证》;

居住证地址需要与实质居住地址一致;

如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只能报居住证地址对口的小学;如选择报名民办小学,都可以报(除有的民办有房地产、120积分需要);

有些区非沪籍外省市儿童比港澳台、外籍儿童优先录取,有些区则是相反;需要参加本市职工社保满6个月的证明(时间根据当年政策而定);

幼升小主要看孩子户籍,父母一方沪籍,孩子是非沪籍,根据非沪籍入学。



非沪籍小升初

小升初跟幼升小也是差不多了,这里也分个两类:
1、在本市就读小学的非沪籍;2、在外地就读小学的非沪籍。
2022年,非沪籍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同意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爸爸妈妈一方满足下列两种状况:

1、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且从2021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因疫情防控需要允许补缴的除外);
2、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初次登记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沪籍随迁子女所持的《上海居住证》《上海临时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上的实质居住地址,应与其爸爸妈妈所持房地产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质居住地址一致,且居住地址在本区。
另外,非沪籍小升初的时候,还需要填写完成义务教育后按有关规定和政策考试报名高中阶段学校的《就读承诺书》。就是说在小升初的时候,已经知道上海的中考政策,了解自己是不是能参加上海中考。

非沪籍中考


中考就是有比较硬性的条件了!可以来看一下都有什么:
1、考生爸爸妈妈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同时考生本人为持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的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或考生所持有些《上海居住证》上登记地址所在区报名。
2、考生爸爸妈妈一方及本人持有效期内《上海国外人才居住证》或考生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定的“本市户籍留学职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考生为本市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3、考生爸爸妈妈一方现属本市常住户口(其中现属本市常住户口为考生继爸爸妈妈或养爸爸妈妈的,须依法与考生打造抚养关系或收留关系连续满3年)的本市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符合此类的考生须具备连续3年本市初中学籍;考生本人有效期内连续满3年《上海居住证》,或者有效期内《上海居住证》地址与现属本市常住户口父(或母)实质居住地址一致。
4、考生爸爸妈妈一方为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职员,考生为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或设站单位所在区报名。
5、考生爸爸妈妈一方为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审核登记的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政府驻沪办事机构有关员工,考生为本市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6、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且为本市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7、考生属经市政府侨办认定华侨身份,且为本市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8、考生为在沪定居并持《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且为本市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所在区报名。

总的来讲,可以在上海参加中考的非沪籍的种类还是不少,但都具备特殊性,对于普通家庭来讲,能做到的无非就是居住证积分达标,并且孩子要持有居住证。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